2019领导参阅第27期
来源:太湖书院   日期:2020-03-02   浏览:2169

心  象  自  然

——园林景观的传承与创新实践

   

在苏州探讨园林非常有价值,有意义。我们共同来探索园林在新时代下如何传承创新。

首先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考。园林景观的主题就是人和自然,离开不了自然,园林景观的核心是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。关于园林景观与心象自然,园林景观是一种呈现,在人造景观给城市和自然带来的改变背后,都隐含着设计师的思考和努力。我们的设计在不断平衡人和自然关系的同时,也在不断平衡设计师自身主观和客观的关系,于是就有了“心象自然”的思考。

心象自然中的心象:内心意象的主观呈现;心象自然中的自然: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。对设计师而言,心象和自然是影响设计的两个方面,解决两个问题,一个是主观的、内在的,一个是客观的、外在的。两个方面在不同的项目中往往侧重不同,在功能性要求高或艺术性表达强烈的项目中,往往偏重心象的表达。而在项目场地中自然因素比较突出或生态要求比较高的时候,自然的呈现就变得更加重要。心象自然,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互相融合。在不同项目中,心象和自然有不同的呈现,在相对综合的项目中,设计作品有时很难分清是心象呈现的多还是顺应自然的多,也许是某个区域以自然为主,某个区域以心象为主,也许自然中有心象,心象中有自然。《园冶》中“虽由人作、宛自天开”,大概就是这样的境界。

心象自然从创作方法上看,心象自然中的“象”还可以作为动词,即内心以自然为象。创作中将自然内化于心,再由心外化于设计,对自然进行二次创作,用自然展现人性的真实,用内心体悟自然的美好,而这也许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一种状态。心象自然是一种态度:人是自然的一部分,以人为本,更要以自然为本。心象自然是一种观念:景观设计就是不断平衡人和自然、主观与客观的关系。心象自然是一种方法:将自然内化于心,再由心外化于景观。

心象自然是一种追求:展现与自然相遇的内心世界,“象为自然,与心相应”。心象自然之实践:理性与情感的外化;自然与文明的表现;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理性的外化、情感的表达、自然的表现、文明的表现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 

(作者系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)